【总体规划】365体育网址农牧和科技局“十三五”总结及“十四五“发展思路

来源:农牧和科技局  发布时间:2020-11-07 17:55 点击量: 下载本页

  365体育网址农业农村“十三五”工作总结及

  “十四五“发展思路

  一、“十三五”期间主要指标、重大任务工程完成情况

  2016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对标全市农牧业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任务目标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硬任务,扎实推进规划实施,突出“两米两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一提两增”行动计划,积极推动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全市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好。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  72万亩,其中,优质玉米种植面积51.8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7万亩、绿色有机水稻认证面积近12.8万亩,粮食产量达到7亿斤左右;2020年全市牲畜饲养量达到33.02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 2.54万头,奶牛存栏达到 0.92万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28家,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增加值6.1亿元,利润总额1.4亿元,上缴税金0.84亿元。带动农户3万户。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稳定在90%,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比例达到85%。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7.1%。

  (二)重大任务完成情况。一是积极推进农牧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期间,我市围绕有效破解农牧民增收难题,大力实施“种植业质量提升”和“养殖业效益倍增”三年行动计划,紧密结合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聚焦米产业“双百双千”工程和牛产业“双百千亿”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两米、两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种植业发展方面,按照上级业务部门相关要求,我市已完成了42.5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划定任务。2020年末,共落实生产标准化面积45万亩。米产业,我市倾力打造“百里兴安稻海”一带四区产业观光带,通过“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借助科技、文旅、电商等多元素支撑平台,切实提高了稻农收入,同时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全市稻田养殖鱼、虾、蟹、鸭总面积达到2.44万 亩,“一亩良田“认领总面积达到1189亩。新建成规模的大米产业联合体3个,联结带动企业3个、合作社 5个。畜牧业发展方面,稳步实施“改羊增牛扩猪禽”战略,2020年全市肉牛存栏2.54万头、肉羊存栏27 万只、生猪存栏 2.2万头、禽饲养量150万只(行业内数据);按照小畜换大畜,劣畜变良畜的发展思路,家畜良种及改良种比重由2015年的97.3%提升到2020年的98.5%。不断加大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建设力度,2020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家,标准化饲养量达到15.68万头只,提升改造5家中小规模奶牛养殖场,提升改造4家种羊场。充分落实兴安盟行署《全盟奶业发展扶持政策》,积极与蒙牛公司对接,计划争取4个亿的专项债券,扶持富源国际等公司建设2个万头奶牧场以及一个0.6万头奶牛牧场。落实粮改饲项目7.8万亩,青贮量从2015年的3.5万吨增长到“十三五”期末的22.5548万吨。“兴安盟肉牛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牛联体”大数据中心)上线投入使用,辐射全盟肉牛27万头。奶牛“两病”检测净化0.34万头,为我市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二是坚持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方面,积极推进国家畜禽粪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100%。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全市产生可收集秸秆资源量51.51万吨,其中综合利用量为45.15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7.66%。“四控行动”方面,在控肥增效上,通过精准施肥,推广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秸秆还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实现化肥减量。202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为2.96万吨,比2015年减少3个百分点;在控药减害上,强化病虫害监测预警、实施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措施,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2020年农药使用量112.76吨,比2017年减少3%;在控膜提效上,推广降解膜360万亩;在高效节水上,我市共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21.8万亩、累计建成13.89万亩。三是加强农牧业品牌建设。我市举办的“兴安盟大米丰收节”暨365体育网址稻田捕鱼节,入选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的“我的丰收我的节”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活动。“三品一标”获证产品数量及认证基地面积稳步增长,全市获证企业达到21家、产品44个、认证面积18.67万亩。获得兴安盟大米地理标志的企业9家。四是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技术体系和平台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建立了 “牛联体”大数据中心已上线并投入使用,有力促进了肉牛产业及金融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智慧农业云平台,同时,为保障兴安盟大米品质,建设了智慧农业云平台,对水稻生长和生产环境的变化进行全程记录,实现了兴安盟大米从种到收再到加工销售的全程可追溯。良种繁育方面,创建万亩优质水稻种植示范基地面积7.26万亩,绿色水稻种植主推品种8个。农牧机械化方面,建立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点1个,实施深松整地作业补助,带动全市作业面积达到23万亩。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从2016年的92.4%提升至97.1%。五是加快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全市在农牧部门备案合作社已累计达到153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自治区级示范社9家、盟级示范社13家、规范化合作社30家;培育联合社1家;累计认定家庭农牧场218家,自治区级示范家庭农牧场4家、盟级示范家庭农牧场11家;培育农牧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95家,2020年底全市托管服务面积达5.35万亩;依托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项目,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920名。六是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方面,我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已全面完成,重新确认承包地面积41.96万亩,共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3995份,颁证到户率达98%。2019年11月我市土地确权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荣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面,全市68个嘎查村及涉农社区的清产核资工作和成员身份确认工作已全面完成,清查核实集体资产总额58545.66万元,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77177人。68个嘎查村已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并成立嘎查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七是抓好农牧业产业精准扶贫。围绕我市“两米两牛”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米、牛、羊、菜”产业。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制定了详尽的产业扶贫规划。通过项目实施、政策资金倾斜,落实扶贫产业、项目精准到户,把脱贫产业紧紧吸附到主导产业中来,实现风险共担,建立扶贫带贫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产业指导员制度,农畜产品产销对接、产业扶贫固定资产监管等工作,实现扶贫产业项目全覆盖。全市精准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493户、5084人,其中:已脱贫2591户、5085人,未脱贫2户、4人,脱贫人口人均收入12182元,同比增长28%。2020年,全市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预计带动贫困户1300户,带动贫困人口2400人,户均增收2800元。建立了20人的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打通了产业扶贫指导“最后一公里”。我市已于2018年6月脱贫摘帽。

  (三)亮点性工程创建情况。

  一是以乡村振兴样板区为目标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样板工程。按照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区”的目标,聚力打造了义勒力特嘎查、稻花村等全盟10个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重点嘎查村,率先全面推进“绿色产业提质行动、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人才队伍培育行动、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善治乡村推进行动”,被评为2019年全盟建设乡村振兴样板区示范旗县市。在农村“厕所革命”方面。结合我市坚持“宜水则水、宜旱则旱”的原则,2019-2020年共改造农户厕所3525座,截至目前我市卫生厕所达到7479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2.33%。稳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动农牧结合循环发展。通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市推进试点项目,提升改造1家有机肥生产线,新建1家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完成70家肉牛、奶牛、生猪、鸡规模养殖场户粪污全量收集储存设施一储粪场、化粪池、储粪池建设,配置小铲车、小翻斗车、吸粪车、无害化处理车等收集运输设备,实现全市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100%,粪污综合利用率95%。

  二是持续提升品牌建设。抓好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创建,特别是加强“兴安盟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打造“百里兴安稻海”一带四区产业观光带,通过“农业+”融合发展模式,借助科技、文旅、电商等多元素支撑平台,切实提高了稻农收入,同时带动贫困户产业发展。提高“兴安盟大米”品质和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通过“兴安盟大米”品牌建设带动,中高端优质稻谷价格普遍上涨。本土产品“天极大米”获得“2018中国十大好吃米饭”、2019年首届中国国际稻米博览会金奖、世界高端米品鉴大赛优质粳米品牌铜牌等殊荣。天极米业、双特米业成为“十四冬”唯一指定用米供应商。我市作为2019年全国70个最具特色的庆丰收活动地之一,成功举办第二届“兴安盟大米”丰收节暨365体育网址第五届稻田捕鱼节,参与全国70地庆丰收全媒体联动直播,活动内容被新华社日本专线、CNC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推送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民视频、新华社等国内多家重要媒体对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观看量过亿。2020年,承办了以“筑梦百里稻海 回归诗画田园为主题”的兴安盟稻田文化节暨“一亩良田”认购启动仪式,签订1189亩稻田认购协议,推动新业态发展。发挥好农牧业产业化品牌战略的作用,举办和参加各类线上线下农畜产品展销、名优特产品评选、特色节庆活动等,持续推进品牌建设。

  三是农村牧区综合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完成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3995万份,重新确认承包地面积41.96万亩,颁证到户率达98%,确权成果已通过自治区验收获评优秀,荣获全国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荣誉。稳步推进全市68个嘎查村及涉农社区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清产核资工作,成员身份确认已完成77177%。“兴安盟肉牛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牛联体”大数据中心)已上线并投入使用,配备“牛管理”“牛交易”“牛金融”和“牛数据”四大核心功能板块,进一步强化了对肉牛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延伸肉牛产业在互联网领域的价值链,有力促进了全盟肉牛产业链的融合发展。

  四是树立全区产业扶贫工程亮点。自2018年我市成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以来,围绕全市“两米两牛”的工作发展思路,实现全市5个乡镇61个嘎查村贫困户的技术指导服务全覆盖,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贫困户产业持续发展。3名指导员获得“自治区优秀指导”称号,1名指导员获得“全国产业扶贫优秀指导员”称号,指导员代军娇《产业帮扶典型|贫困户的“管家婆”》登上了全国产业扶贫宣传平台。2017年、2019年全区产业扶贫现场会均选在我市召开。

  二、“十四五”期间发展思路及重点工作任务

  (一)发展思路

  “十四五”时期,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以城郊型精准高效休闲观光农业为突破口,以提高农牧业质量和效益为主攻方向,以繁荣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和持续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全力推进“乡村振兴样板区、绿色发展引领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健全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进程,推进农牧业主导优势特色产业“产加销”全产业链增值增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科技要素创新、农牧文旅结合、城乡统筹发展深度融合,建设和谐美丽、宜居宜业新农村,加快农牧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二)重点工作

  一是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巩固结构调整成果,保持玉米面积基本稳定,创新开展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构建市镇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格,加强农兽药用药安全培训。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科学做好农业防灾减灾,严防严控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严格落实非洲猪瘟疫情监测排查报告。二是大力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继续抓好“两米两牛”主导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引导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基地,推动加工产能向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物流节点布局。支持各地聚焦优势特色主导品种,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一批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三是推进农牧业绿色发展,提高农牧业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水平。大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农企合作,实现配方肥下地。推进耕地质量提升,稳步推进耕地轮作休耕试点,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四是加强现代农牧业设施建设,改善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加大高标准农田和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争取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五是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扎实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是强化科技支撑,发展智慧农业。构建涵盖种植、养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为一体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产业链可追溯发展体系。七是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增强农牧业农村发展活力。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应用平台、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加强集体“三资”管理、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与制度改革。八是加强农业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加强基层兽医队伍建设,升基层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及执法队伍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主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九是发展农旅融合,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百里兴安蹈海产业观光带,通过“农业+”模式,提升水稻产业附加值,提高“兴安盟大米”品牌知名度,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点指标

  到2025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保持在74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稳定在8亿斤左右。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保持在45万亩、水稻种植面积17万亩、绿色有机水稻面积增加到15万亩、全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到 万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主要作物耕种机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8%以上。牲畜存栏稳定在43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达到5万头、奶牛存栏达到4万头、肉羊存栏达到30万只、生猪存栏达到4万头。畜禽规模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80%。农牧业产业化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32家,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牧业总产值比提高到1 :1。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10家、盟级龙头企业14家。力争认定家庭农牧场总数达到400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总数达到3家、自治区级示范社15家、盟级示范社20家。

  (四)重点项目

  我局认真研究“十四五”时间国家对农业农村的政策投资方向和重点,主动对接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增强项目谋划的针对性。同时,聚焦我市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重点和短板,结合“十四五”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思路,深入谋划,研究建立了“三农”领域“十四五”期间重大工程项目表重点项目储备库,共计谋划储备项目42个,总投资54.8亿元。

  365体育网址农牧和科技局

  2020年11月7日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365体育网址 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33号

蒙ICP备0500275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 1522010008

技术维护:365体育网址 Tel:0482-8299108 Fax:0482-8299050 Email:wlhtxxzx@wlht.gov.cn

不良信息属地举报:365体育网址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Tel:0482-8299685 Email:774133423@qq.com